“脊柱内镜+超声融合CT导航”微创精准取出“锈”花针
“刘教授,因为意外我的腰部有根绣花针存在了1年多,现在很不舒服,听说很难取出来?要全身麻醉,开个很大的切口,仔细找很长时间才可以?您有没有其他选择啊?”患者梁某某在门诊向刘斌教授发出了恳切的请求。
故事还要从1年多前说起……
35岁的梁某某是一位警察,在执行任务后腰部出现轻微疼痛,当时体表未见明显伤口及出血,并未引起他的注意,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腰部不适感愈加明显,对他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这一拖就是16个月之后,即2019年的10月。外院骨科门诊X光检查图像让梁某某大吃一惊,体内竟然藏着一枚绣花针,并且似乎断成了三截。
患者手术前的腰椎正侧位X光片(红圈内为“绣花针”)
多家医院后来到我科门诊,刘斌教授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阅片后决定先收入院,进一步讨论手术方案。传统的脊柱外科手术,对于患者这样特殊的病例,只能选择常规开放切口、仔细分离、根据经验慢慢寻找,手术创伤相对较大,且不易完整发现异物。经过全科讨论后,决定采用我科率先在国内开展的“脊柱内镜超声融合CT导航技术”,通过超声CT图像融合、实时精准定位,小切口微创通道取出那枚可能已经锈蚀、粘连的体内异物。
在脊柱外科刘斌教授、张良明副主任医师、庞卯主治医师、超声科曾庆劲主治医师的共同努力下,手术进行的较为顺利,术前CT图像的与术中超声精确的融合在了一起,可以将体内的绣花针精准的定位于术中的图像上,依据此图像再进行靶向穿刺、建立脊柱内镜通道后,通过术中实时超声,成功取出了已断成三截的体内异物。
术后复查腰椎正侧位X光显示异物完全取出(红圈内为原“绣花针”位置)
术后当天患者即感觉症状得到了缓解,考虑到针已锈蚀较长时间,术后静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3天后患者满意的出院了。
超声引导技术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种新兴的疾病诊断治疗方法,它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穿刺活检等操作,具有以下优势:较高的准确性、对人体组织损伤小、无辐射、并发症少、操作简便迅速、费用低等特点,与CT/MR图像融合可精准的定位骨性及其周边结构,减少透视等操作。脊柱内镜技术是目前国内外脊柱专科领域最新、也是崛起最快的微创技术。其原理是通过精确的术前定位,精准地摆放工作通道,直达病灶部位,精尖的技术进行减压操作。具备切口小(直径6mm)、创伤少、时间短(手术时间0.5-1小时)、恢复快(住院时间3-5天)四大优势。
基于上述两项技术,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脊柱外科前期在戎利民院长的带领下研制了“影像融合超声系统精准可视化椎间孔镜技术”,目前已获得一项实用新型专利,相关发明专利申报中。初步结果证实:该器械使用方便、与X线透视下穿刺效果相当,可显著降低X线透视剂量。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自2017年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脊柱外科开展脊柱内镜超声融合CT/MR导航技术以来,已通过这种微创、精准的手段为包括胸椎间盘突出症在内的多名患者解决了病痛,获得的满意的治疗效果及良好的社会影响,同时也证实了这一技术的先进性。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科这一技术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为更多的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