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正齐教授团队、窦祖林教授团队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1年5月20日,2020年度广东省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召开,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神经内科陆正齐教授团队完成的“基于血脑屏障破坏的缺血性卒中关键免疫机制与临床转化研究”研究成果、康复医学科窦祖林教授团队完成的“神经性吞咽障碍咽喉部压力重塑机制的新发现及临床应用系列研究”研究成果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基于血脑屏障破坏的缺血性卒中关键免疫机制与临床转化研究”项目完成人主要包括:陆正齐、李海燕、单翼龙、谭莎、蔡蔚、彭立胜、刘三鑫、张炳俊、王玉鸽。
卒中是我国目前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缺血性卒中(IS)占卒中发生率的第一位,也是卒中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但目前治疗手段有限,卒中早期出血神经功能恶化的机制不详、治疗后出血转化风险也较高,探究新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随着科学研究的逐渐深入,免疫炎症反应在缺血性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临床专家和研究者的重视。陆正齐教授团队围绕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预后预测,以血脑屏障(BBB)和炎症免疫反应为核心,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该研究项目科技创新点主要包括:
第一,缺血性卒中后血脑屏障破坏与炎症免疫反应密切相关:在国内外率先提出高盐通过星形胶质细胞作用于BBB,进而加重BBB的破坏,为高盐加重AIS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发现AIS后中性粒细胞6小时即通过分泌炎症因子,破坏BBB进入到病灶中,1-2天达到高峰与卒中早期临床病人和卒中鼠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高峰一致,解释了END的免疫学机制。在国内外率先提出脾脏参与的AIS后的免疫抑制等,揭示AIS后免疫淋巴细胞的B细胞的入侵是引起CNS炎症反应加重的重要原因,为以后早期急性重症AIS患者的体液免疫抑制机制和治疗打下基础;国内外首次通过系列研究发现IL-9在AIS中对BBB和免疫反应的作用。
第二,针对缺血性卒中后血脑屏障及免疫攻击的靶标治疗有效:首次提出过表达趋化因子2受体(CCR2),提高MSCs的归巢率,同时发现其减轻BBB渗漏和氧化应激反应;发现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可以明显改善AIS病情,并与BBB的保护和免疫炎症反应有关。临床上糖尿病是AIS非常常见的合并症,该项目有极大的提示作用;DHA在卒中领域的应用已有发现,但在急性期的应用目前仍是空白,该项目动物实验发现DHA对AIS急性期的明确的保护作用,填补了空白并提供了理论基础。发现IL-9在AIS中的作用后继续深入研究,国内外首次发现IL-9的中和抗体可以通过保护BBB减轻AIS,为AIS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
第三,通过对临床病例的系统分析发现多种预测AIS预后的指标:国内外首次提出脑桥梗死区最大长度×厚度可能为评估急性脑桥梗死进展的预测指标,这为临床早期识别进展性脑桥梗死提供了新的影像学标志物;通过系列研究发现25-维生素D与AIS密切相关,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易实现的改善AIS患者预后的药物补充治疗手段。
该项目相关研究获得包括国际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支持。在相关研究支持下,陆正齐教授团队近5年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已发表高水平论文54篇,其中JCR分区1区杂志8篇,发表杂志包括Ageing Res Rev、Theranostics 、Stroke、Neurology、Transl Stroke Res等;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14名,硕士研究生28名,进修生逾200名。在陆正齐教授带领下,神经科先后举办了七届岭南国际神经病学与神经免疫学大会和学习班,来自全国37个城市的6000余人参加,通过保护BBB改善缺血性卒中的理念方法已在在国内3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为治疗AIS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对提高我国缺血性卒中的诊治、治疗和预后起到了积极作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神经性吞咽障碍咽喉部压力重塑机制的新发现及临床应用系列研究”项目完成人主要包括:窦祖林、温红梅、卫小梅、招少枫、唐志明、万桂芳、安德连、戴萌、谢纯青、资道周。
吞咽障碍是神经性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也是最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的功能障碍之一。神经性疾病患者由于影响了吞咽的神经调控,导致吞咽时口、咽、食管压力梯度的变化出现异常。在神经性吞咽障碍的诊断和治疗领域,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病理生理机制认识不足,尤其是对合并气管切开后误吸患者的咽喉生物力学变化不清楚;缺乏客观量化评估;精准治疗技术有限。
窦祖林教授团队以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的咽喉部压力变化为切入点,采用客观量化吞咽评估方法,揭示神经性吞咽障碍咽喉部压力变化特征,阐明吞咽障碍合并气切患者咽喉部压力重塑机制。在此基础上紧扣临床与转化,改进了吞咽说话瓣膜技术、开发了智能化舌压反馈电刺激吞咽治疗技术、创新性使用超声、球囊联合肌电引导环咽肌A型肉毒毒素精准定位注射等治疗技术,构建了神经性吞咽障碍的气道-食道一体化管理规范。主要科技创新点包括:
第一,聚焦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咽喉部压力异常特征,首创中国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咽喉部量化评价数据库:率先开展高分辨率咽腔测压技术,并与吞咽造影量化分析技术同步结合,明确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咽-食管段生物力学特征;创新性将高分辨率咽腔测压技术与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结合,发现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声门下压力下降是其误吸的关键点。
第二,阐释了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咽喉部压力重塑改善吞咽功能的机制,提升了吞咽过程中咽-气管段作用的认识:发现经吞咽说话瓣膜重建了完整气道后,一方面提高了咽腔压力,防止鼻咽反流,同时降低了UES 松弛残余压,重建了咽-食管段的压力梯度;另一方面上气道气流阻力下降,使声门下气流增加,提高声门下压力,可产生吞咽前、后呼气气流,进而改善吞咽-呼吸模式,减少渗漏和误吸发生。
第三,建立了吞咽障碍治疗的关键技术体系:改进吞咽说话瓣膜治疗技术,为提高声门下压力提供新策略,新冠肺炎肺移植患者崔某强因此而获益;开发舌咽电刺激及舌压反馈训练一体化系统,为提升口咽腔压力提供新方法;首创超声、球囊联合肌电引导下环咽肌肉毒毒素注射技术,降低环咽肌残余压,突破了难治性环咽肌失弛缓症的治疗瓶颈。
第四,构建了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气道管理规范与体系:围绕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咽-气管段和咽食管段的压力重塑这一核心目标,建立了医生、护士、治疗师的团队管理模式,牵头发布《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2017版)》和《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发布神经性吞咽障碍标准综合管理流程。
该项目相关研究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基金支持。在相关研究支持下,本项目团队共发表了118篇论文,其中高水平论文8篇,代表性论文他引167次,分别发表在吞咽障碍领域知名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Dysphagia》以及《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等杂志。主编专著4部,授权吞咽障碍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3项;以此项目为基础,创建了全国康复专科合作发展联盟(198家各级医疗机构加盟)。
以此项目为基础,在窦祖林教授带领下,主持制定《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3、2017版)》、《吞咽障碍膳食营养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并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制定《神经重症康复中国专家共识》,有力推动了本项目的临床规范应用。在国内共举办了六届中国吞咽障碍高峰论坛,每两年一届,并承办2 次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专业委员会年会,累计参会人数4000余人。此外,举办神经性吞咽障碍合并气管切开一体化学习班2次,吞咽语言沙龙活动20余次,借助吞咽障碍联盟等推广本项目有关的诊疗技术,积极进行专业人员培训,举办三届吞咽专科治疗师培训班、两届吞咽障碍专科护士培训班,且10年来共有近1000名人员前来进修学习,相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内50余家知名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该成果多次以大会报告在第24届、第25届日本吞咽障碍与康复年会、第9届欧洲吞咽障碍年会、2018年美国吞咽障碍研究会、第13届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世界大会上交流。该项目构建的神经性吞咽障碍患者食道和气道管理规范与体系显著提高了吞咽障碍患者的预后,有力推动了学科发展,提高国内吞咽障碍的诊治水平,提升中国吞咽学术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中山大学校长罗俊,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中山六院院长文卫平,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获奖代表、神经内科主任陆正齐在颁奖现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