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学科圆满举办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根据《中国科协等18部门关于举办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为大力普及宣传健康知识, 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健康中国15项专项行动,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科于9月22日在综合楼18楼糖尿病教育中心举办2022年“全国科普日”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来——接纳自己,健康生活”,覆盖人群为全年龄段糖尿病患者。本次活动由内科胡细玲护长主持。
图1 内科胡细玲护长主持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各种慢性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和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自己无法完全掌控糖尿病,需要依赖他人进行疾病管理,可能会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糖尿病的治疗中,饮食控制是基础,药物治疗是武器,而心理健康是重要前提。糖尿病患者应忌怒、戒愤、远忧、以乐为本。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稳定的情绪,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此次科普日活动,邀请糖友及家人们一起听取专家和糖友的科学建议,勇敢面对,接纳自我,健康生活!
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副院长、内分泌学科带头人陈燕铭教授和内分泌科主任蔡梦茵教授为本次活动致辞,她们表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可以有效防控,只要血糖长期平稳达标,同样可以开心生活。希望糖友们通过本次科普活动认真学习包括心理调适在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技巧,与糖尿病和平共处,做一名幸福的糖人。希望医学界涌现更多的科普工作者,弘扬控糖的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愿我们医患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图2 陈燕铭副院长致辞
图3 内分泌科蔡梦茵主任致辞
通过刘书红护长的《与糖尿病和平共处》的课程分享,糖友们了解了心理状况对糖尿病的影响、哪些因素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心理障碍有哪些表现及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和应对。糖尿病自我管理经验丰富的两位1型糖友分享了自己患病后的心路历程以及如何加强自我学习糖尿病知识、提升战胜疾病的信念,最后能够完全掌控糖尿病,线上及线下的糖友听众们学会了如何积极应对疾病,面对困难时要及时跟医护和亲人做好有效沟通,通过各种渠道如专家编写的书籍或网络查询指南文献等努力学习控制血糖的方法。1型糖友们学会了很多实用的自我管理技巧:如何利用食物的营养成分表计算进食需要注射胰岛素剂量,在高蛋白质高脂肪饮食情况下如何在餐后进行蛋白质脂肪补针等。
图4 刘书红护长授课《与糖尿病和平共处》
图5 糖友1线上分享
图6 糖友2线下+线上分享
活动最后,由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1型糖尿病学组副组长、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内分泌科糖尿病亚专科严晋华主任进行总结点评。她表示,糖尿病是一种公认的身心疾病,可引起抑郁和焦虑等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又会加重糖尿病,最终导致各种并发症和经济负担加重。因此,糖友们首先要客观地接受病情,树立起长期与糖尿病和平共存的信心;治疗过程中应积极、科学地治疗,不盲目恐惧胰岛素;主动掌握糖尿病知识,多参加户外活动,寻求亲友帮助,成就心理健康,共促病情的稳定。
图7 严晋华主任医师点评总结
本次科普日活动获得线上及线下近百名糖友及家属的一致好评。未来我科将继续积极举办科普患教活动,为广大患者朋友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