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电场治疗复发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在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启动
近日,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启动“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电场治疗仪,治疗复发脑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研究。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郭英教授主持了启动会议。
启动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临床研究管理办公室领导、河北普尼医疗科技临床研究总监及相关人员、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等多家兄弟单位神经肿瘤专科教授莅临会议,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开展该临床研究,造福更多复发胶质母细胞瘤病人。
目前,在脑胶质母细胞瘤领域,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已经在国外胶质母细胞瘤的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被写入美国NCCN(国家综合癌症网络)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治疗指南和中国《胶质瘤诊疗规范》等国内外诊疗指南,成为国内外新诊断高级别胶质瘤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由于设备昂贵,一般的病人难以承受该类治疗费用。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号召,国内开启肿瘤电场治疗仪的自主研发工作,以降低病人治疗费用。
该研究全称为《随机、对照、开放、多中心, 评价可穿戴脑胶质瘤电场治疗仪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文斌教授牵头,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神经外科郭英教授等任主要研究者,目前已通过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和批准,启动并开始进行患者招募入组。
本次临床研究所采用的电场治疗设备,是由国内胶质瘤领域专家、医学物理工程专家以及河北普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出的肿瘤电场治疗系统。这也是国内唯一针对复发脑胶质母细胞瘤的电场治疗临床研究。众所周知,脑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GBM),是老百姓俗称“脑癌”的一种,也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脑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3.20/10万,即使经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大部分患者仍不可避免地复发,复发后尚无标准的治疗手段。患者从初诊断开始,中位总生存时间仅仅14-16个月。随着科技的进步,一种革命性的、创新的物理治疗手段——“肿瘤电场治疗”技术的出现,使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大大地延长。该治疗不同于电流、射线或者磁场,它运用中频、低强度的交变电场或射频电场,通过其物理干扰作用,引起肿瘤细胞内极性分子或离子的迁移,导致肿瘤细胞有丝分裂及生长障碍,最终杀死肿瘤细胞。
电场治疗杀死肿瘤细胞原理:电极片之间可以产生低强度、中频的交变电场,破坏肿瘤细胞分裂期纺锤体的形成和引发细胞器电泳运动,抑制癌细胞分裂增殖。
本研究采用的国内自主研发的电场治疗设备
入组条件
1、幕上肿瘤;
2、经标准治疗(手术、stupp方案治疗)后,确诊的复发的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3、按RANO标准存在可评估的肿瘤病灶或复发后受试者接受手术治疗患者;
4、入组时年龄18~70周岁,性别不限;
5、KPS评分≥60分;
6、受试者体内无植入器械(脑深部刺激器、脊髓刺激器、迷走神经刺激器、心脏起搏器、心脏除颤器等)
本临床试验由申办方为每位受试者购买保险,并承担受试者方案规定的化验和影像学检查费用、6个周期的试验用药品(替莫唑胺)费用,及试验组的12个周期电场治疗费用。有意向参加本临床研究或者想了解本临床研究相关信息,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专员:李楚锾 159 1564 2524
如有疑问,可拨打我科电话020-85252170(护士站)/020-85252201(医生办公室),我们很乐意为您排忧解难。
专家介绍
郭英
医学博士 博士生导师 教授 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学科带头人
垂体瘤诊治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主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神经内镜与微创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微侵袭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内镜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省、市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熟练掌握显微外科、神经内窥镜、颅内病变精准定位、术中神经功能监测和保护等现代微创神经外科技术,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结合个体化术前手术设计成功完成各类微创神经外科手术量4000余例。努力致力于现代微创理念和技术的推广。主持国家、省部级医学科研基金10余项,总经费600余万元。发表发表论著6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主编及参编著作3部。培养亚专科骨干10余人,培养博士及硕士40余人。
研究方向:精准神经外科技术(包括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研发和应用;神经损伤修复和再生。
特需医疗门诊(天河院区)
出诊时间:周五(下午)
梁朝峰
医学博士 硕士生导师
副主任医师
神经肿瘤专科主任
现任广东省医学会神经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青委常务委员,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神经肿瘤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神经损伤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用耗材管理学会临床创新成果转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学会神经肿瘤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欧美同学会医师协会神经肿瘤分会委员,广东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疗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分会委员。主要从事颅内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综合手术、放疗、化疗、电场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前沿治疗手段,尤其对胶质瘤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2015年赴美国访问学习,从事胶质瘤的基础实验研究。目前围绕胶质瘤的相关研究,在国际知名SCI期刊发表论文12篇,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中山大学5010临床研究,获批专利3项。
出诊时间:周五(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