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康复治疗有哪些?

发布人:精神与神经疾病研究中心 发布日期:2023-07-25

每晚翻来覆去,久久无法入睡,我是怎么了?我的睡眠出现问题了吗?


2021年3月,我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2022中国睡眠白皮书》也指出,在60岁的老年人群中,睡眠障碍的发病率高达35. 9%,青少年睡眠障碍发生率达26%

睡眠障碍,顾名思义,涵盖了多种关于睡眠的疾病。根据2017年美国睡眠医学学会发布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第3版》(ICSD-3),睡眠障碍可分为7大类:失眠症、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症、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睡眠异态、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其他睡眠障碍。

其中,失眠症是临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流行病学研究也显示,成人失眠的患病率达25%~30%。也就是说,每四个人中,可能就有一位失眠患者。

那么,什么是失眠呢?

失眠指频繁而持续的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困难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或)睡眠维持障碍,重者甚至出现整夜难以安睡。根据ICSD-3,失眠症可分为慢性失眠症、短期失眠症及其他类型的失眠症。

image-20230809094155-1

图1 失眠症的诊断流程  引自《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

 

失眠除了会导致患者白天精神状态差,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还会使患者出现一系列诸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老年痴呆、焦虑症、抑郁症等躯体、精神疾病。

俗话说,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失眠并不是无法战胜的敌人。当出现短时间的睡眠问题但并不符合慢性失眠诊断时,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来改善:

  1. 不要睡太久,感觉精力恢复后就起床。

  2. 每天同一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

  3. 不要尝试强迫自己睡觉。无法入睡时,可以先起床,之后再尝试入睡。

  4. 只在早晨进食咖啡、茶和其他含咖啡因的食物。

  5. 不吸烟,尤其是晚上。

  6. 保持卧室昏暗、凉爽、安静且没有关于工作或其他压力性事情的提醒物。

  7. 睡前解决好问题。

  8. 白天可进行大量锻炼,但不要睡前进行剧烈活动。

  9. 睡前不看手机、电脑屏或发光的阅读设备。

  10. 不在傍晚、晚上和睡前饮酒,饮酒并不有助于睡眠,即使酒精最初可帮助产生睡意,但会干扰夜间的睡眠。

当出现长期睡眠不好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发现自己符合上述慢性失眠症的诊断时,一定要前往医院,经过正规的评估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正规的治疗。


失眠康复—神经调控技术

针对失眠症的治疗,除了大家熟知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外,临床建议还有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经颅微电流刺激(cranial electrotherapy stimulation,CES)等神经调控技术。

rTMS可透过颅骨刺激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结构,改变神经元兴奋性,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抑制大脑皮层的高觉醒状态,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增加快速眼动期时间,改善睡眠结构,从而提高睡眠质量。循证研究证据显示,低频(1Hz)rTMS治疗失眠无论是单用还是作为辅助疗法,均可安全、有效地改善失眠。

CES利用人体可耐受的微弱电流刺激大脑,模拟正常人即将入睡之前的脑电波频率,促进神经递质释放,调节睡眠—觉醒系统,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发挥治疗失眠的作用。研究显示,CES治疗可达到单纯药物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联合药物治疗还能显著提高药物的临床疗效。

image-20230809094210-2

图2 经颅磁刺激治疗仪

除rTMS、CES之外,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神经调控技术还有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经颅交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tACS)。tDCS、tACS通过增强清醒时的θ波和α波活动或睡眠时的慢波活动,改善患者的睡眠。国内外研究已经证明,tDCS 、tACS对失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image-20230809094214-3

图3 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仪

与传统的药物治疗相比,神经调控技术均是无创性脑刺激技术。这些神经调控技术看起来似乎高深莫测,让人胆怯,但实际上,它们具有副作用小、成瘾率低、安全等特点,其临床应用可行性更强,且不影响肝肾功能,尤其适合对药物不耐受、药物治疗效果差、因肝肾功能损害不能进行药物治疗或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的失眠患者。


睡眠医学中心睡眠障碍康复治疗分部专家门诊(康复医学科睡眠障碍专家门诊)

针对失眠患者的康复治疗,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睡眠医学中心设有睡眠障碍康复治疗分部,出诊医生包括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初级职称。下面介绍睡眠障碍康复治疗分部的专家门诊出诊信息,希望为失眠患者提供新的康复治疗手段,提高生活质量。

image-20230809094219-4

图4 睡眠医学中心——睡眠障碍康复治疗分部

image-20230809094224-5

胡昔权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康复医学科主任,岭南医院管理委员会主任,脑病中心副主任,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神经语言临床研究室副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脑血管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脑功能检测与调控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兼神经康复分会会长等。

擅长睡眠障碍的评估与康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所致运动障碍、认知障碍等各种功能障碍的康复。

门诊信息: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天河院区),周一上午。

image-20230809094228-6

温红梅

主任医师,美国哈佛医学院Spaulding康复医院、香港中文大学、芬兰 Jyvaskyla 大学访问学者,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康复医学科副主任、二区主任。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吞咽障碍康复分会主任委员等。

擅长睡眠障碍的评估与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运动、认知障碍的康复诊疗经验丰富,擅长肉毒毒素注射治疗肢体痉挛、环咽肌失弛缓,尤其擅长喉镜吞咽功能评估及气管切开后吞咽障碍的诊治等。

门诊信息: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天河院区),周四上午。

image-20230809094232-7

郑海清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美国南卡罗来纳医学大学神经科访问学者,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兼岭南医院康复科主任。担任世界神经康复联合会(WFNR)常委、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青委副组长、神经康复学组委员等。

擅长睡眠障碍的评估与康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运动功能、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康复治疗等。

门诊信息: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萝岗院区),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image-20230809094247-9

卫小梅

副主任医师,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担任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吞咽康复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帕金森病与运动障碍分会理事等。

擅长睡眠障碍的评估与康复治疗;各种神经疾病的康复治疗,尤其擅长各种疾病所致的吞咽障碍的评估与治疗; 同时擅长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超声诊断及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等。

门诊信息: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天河院区),周五上午。

image-20230809094303-10

张丽颖

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康复医学专业10余年,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康复医学会阿尔茨海默病与认知功能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擅长睡眠障碍的评估与康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尤其是认知障碍的康复等。

门诊信息: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萝岗院区),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五下午。


参考文献

[1]. 中国睡眠研究会. 2021中国运动与睡眠白皮书[R]. 北京: 中国睡眠研究会,2021.

[2]. van Straten A, van der Zweerde T, Kleiboer A, Cuijpers P, Morin CM, Lancee J.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therapies in the treatment of insomnia: A meta-analysis. Sleep Med Rev(11401) 2018; 38: 3-16.

[3]. AAOS Medicin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sleep disorders II: diagnostic and coding manual[M]. 2005.

[4]. Massimini M, Ferrarelli F, Esser SK, et al. Triggering sleep slow waves b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7; 104(20): 8496-501. 

[5]. 胡树罡,沈滢,莫非,顾晓美,管重远.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部位对老年慢性失眠症患者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34(04):433-439.

[6]. Rossini D, Lucca A, Zanardi R, Magri L, Smeraldi 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ed patients: a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Psychiatry Res(11225) 2005; 137(1-2):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