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梯培养结硕果,厚积薄发放光彩
祝贺精神医学教研室朱麒老师荣获校级教师教学竞赛公选课组二等奖,张明老师等荣获校级本科教育教学二等奖。
教师教学竞赛是中山大学传统竞赛项目,旨在提高中山大学教师教学水平、强化教学能力、展示教师风采。在今年第十一届竞赛中,朱麒老师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先进的教学理念等,经过院赛、教学设计等环节的层层突围,一路闯进决赛。在2023年7月1日于南校区举行的决赛中,朱麒老师以“阳光总在风雨后——认识PTSD”为主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师生互动、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将晦涩的精神医学理论知识以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形式娓娓道来,令人印象深刻,荣获公选课组二等奖。
△朱麒老师在教师教学竞赛现场
△朱麒老师获奖证书
这是继去年精神医学教研室张明老师荣获第十届教师教学竞赛通识课组特等奖后的又一佳绩。在以张晋碚教授为代表的前辈以及关念红教授、陶炯教授、吴小立教授、魏钦令教授等为代表的资深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下,精神医学教研室年轻教师们茁壮成长。教研室持续探索发展以“以老带新、以赛促教、阶梯式培养”理念为指导的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显著提高了青年教师的理论授课以及临床实践教学水平。近年来,精神医学教研室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屡获佳绩,即为明证。从源头抓起,立德先立身,树人先树己,优秀的师资也助力学生的成长,精神医学教研室在见习、实习及规培质量评价中多次名列前茅。2016年至今,精神医学教研室每年均获得院级本科教学综合贡献第一名。
△张晋碚教授指导年轻教师进行临床实践教学
精神医学教研室不仅仅重视年轻教师的成长,更重视“新医科”背景下卓越医生的人才培养。教研室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更新和探索。近些年来,教研室有72人次参与32本教材编写(含副主编),其中国家规划教材23本;获国家级教改课题1项,省级8项,校级12项;以张晋碚教授、关念红教授教授为代表的优秀教师多次获得省级和校级奖励。教研室所承担的《精神病学》课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精神病学实习教学基地、省级课程教学团队、校级双语课程、校级精品课程、校级重点教材建设、校级线上一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校级课程思政课程等。
△精神医学教研室参编教材(部分)
在关念红教授的指导下,张明、郑俩荣、甘照宇、王珊珊等老师针对《精神病学》课程传统教学存在的内容抽象复杂、理论实践脱节、职业认同不足等问题,基于关联主义和新构建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胜任力的培养”为导向,以“混合闭环,全境模拟,内化于心”为理念,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全境模拟教学,信息技术赋能、打破时空壁垒,学科交叉覆盖、深化精神世界”实现“让理论立体生动、让实践触手可及、让思政内化于心”,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授学生以渔,强调思维(临床思维、科研思维、思政思维)的培养,形成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的“理论+思维+实践”三位一体的精神医学教学方法,培养了一批“思辨力佳、胜任力高、凝聚力强”的新时代优秀精神心理科医生。该方法能有效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符合新医科背景下对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兼具普适性和推广性。因此,作为教学成果荣获校级本科教育教学奖二等奖。
△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在教学中的运用(授课教师:张明,模拟教师:朱麒)
捷报频传,不仅是对个人和团队的肯定,更是对精神医学教研室全体教职工的鼓舞。作为一支教学能力出色的传统强队团队,不仅承担和参与了近十门课程(含北校区各临床专业的《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护理本科的《精神科护理学》、预防医学的《医学伦理学》、临床医学五年制《全科医学》及《灾难求生与救援》、通识课程《心理健康》以及《脑科学与脑疾病》等)的理论授课,也承担着见习、实习、住培教学等临床教学任务。精神医学教研室在教研室主任陶炯教授、副主任吴小立和魏钦令教授等的带领下将继续致力于精神健康教育事业,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为培养合格精神卫生人才及普及公众精神卫生知识而不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