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宏志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医案分享(41-50篇)
医案四十一
就诊日期:2023.7.3
主诉:反复腹泻5年余
现病史: 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反复腹泻,2~3次/天,曾查肝胆B超检查及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间断服用中西药,症状不能缓解,目前患者腹泻频繁,饮食寒热均易腹泻,大便稍臭,有时半夜腹痛腹泻,夜间汗多,易疲劳,怕冷,有时有腰痛,睡眠欠佳,梦多,情绪欠佳,容易口臭,矢气多,食纳可,无口干无口苦。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暗胖大,有齿印,苔白厚腻,脉沉弦细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泄泻
证候诊断:上热下寒 厥阴下利
西医诊断:腹泻
治 法:清上温下
处 方:乌梅45g,细辛6g,肉桂6g,黄连6g,黄柏10g,当归10g,党参10g,花椒6g,干姜10g,熟附子20g,龙骨30g,段牡蛎30g,7剂 日一剂
二诊:服药后未再腹泻,疲倦、睡眠改善明显,停药后睡眠疲倦反复,胃部不适,恶心,情绪欠佳,口干,上背部疼痛,腰痛。治疗在前方基础上加砂仁10g行气化湿止呕,红参6g大补元气,柴胡6g,枳壳6g 疏肝解郁和胃。7剂
三诊:服药后腹泻未再发作,恶心感消失,情绪睡眠均好转,继续与前方加减巩固。
心得体会:该患者疲倦,怕冷,易腹泻,有时有腰痛,脉沉,为里虚寒症,口臭,大便稍臭,夜间汗多,舌胖大有齿印,苔白厚腻,属于里湿热症,为半表半里之阴证,即厥阴证,故以乌梅丸加碱,效果甚佳。
指导老师评语:厥阴病提纲之证多数肝木乘土之象,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方中重用味酸之乌梅,为君药,敛肝,木郁则达之,臣以附子干姜,桂枝,花椒细辛,温阳理气,疏木达郁,肝体阴而用阳,肝虚不得疏泄,肝郁则易化火伤阴,故配伍黄连黄柏苦寒泻火,佐以人参当归之甘味,温脾胃、调气血、补气安中,全方寒热并用、虚实并治、清上温下、使中土得安,脾胃得和。该患者治疗过程中辨证准确,经方使用正确合理,故疗效显著,该病例的治疗在此体现了经方的优点。
医案四十二
就诊日期:2023.3.20
主诉:双手瘙痒3月余
现病史:患者3月前开始出现双手皮肤瘙痒,伴反酸、餐后恶心感,纳差,口干,口苦,月经量少,经期3天,大便粘,小便正常,睡眠欠佳。未规则治疗,症状持续。故到我科就诊,就诊时,患者症状如前述。
既往史:既往体健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淡红,苔白腻,脉沉。双手散在红斑,脱屑。
辅助检查:暂无
中医诊断:湿疹 胃痞病
证候诊断:痰湿内蕴,气滞湿阻,少阳证
西医诊断:湿疹,胃炎
治 法:化湿祛痰,祛风止痒,行气消痞,调和肝脾
处 方: 柴胡10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党参10g 大枣10g 炙甘草6g 石斛10g 土茯苓15g 苦参15g 麦冬15 g 黄连3g 干姜6g 白鲜皮15g 白术15g 5剂,日一剂。
复诊:2023.4.7 服药后双手瘙痒消失,红斑消失,泛酸减轻,食纳好转,大便较前轻松,无口苦口干,大便条状,有嗳气,睡眠较前改善。治疗继续以化湿祛痰止痒,行气消痞为主,在前方基础上加用厚朴降逆止呃,竹茹化痰。继续服用七剂。
心得体会:本患者双手皮肤瘙痒、红斑,考虑湿疹,伴反酸、餐后恶心感,纳差,口干,口苦,大便粘,舌苔白腻,考虑痰湿内蕴,肝脾不调,少阳证,故治疗以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为主,加用止痒、祛湿解毒之药,故能取得良好疗效。
指导老师评语:该病治疗体现了六经辨证的思想,如按常规思维,湿疹可能常用消风散,但在治疗本患者时,采用六经辨证思维,考虑患者少阳病合并胃痞,故治疗以小柴胡汤+半夏泻心汤为主,故能取得良好疗效,体现了六经辨证的优势。
医案四十三
就诊日期:2023.4.4
主诉:颈椎病术后、左手麻木2年
现病史:患者2年余前因颈椎病,在外院手术(具体不详),后出现低头易恶心呕吐、左手麻木,左侧胆经循行部位发冷感,左脚踩棉花感,两膝关节冷,吃冷食物则阴部瘙痒,无头晕,无胸闷,无口干口苦,大便偏稀,1—4次/天,小便黄,眠差,易醒,睡眠浅,既往月经经常提前,量多,有血块。已绝经。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稍红,苔薄白,舌下静脉瘀,脉沉弱,月牙2个。59kg/148cm
辅助检查:暂无
中医诊断:太阳病、不寐、腹泻
证候诊断:太阳病表虚、肝血不足
西医诊断:颈椎病、失眠症、肥胖症、肠功能紊乱?
治 法:解肌止痛、补益肝血、通络
处 方:葛根15g 桂枝6g 白芍15g 生姜3片 大枣15g 炙甘草9g 泽泻15g 白术15g 茯苓15g 猪苓15g 当归10g 熟地黄30g 川芎5g 乳香15g 没药15g。7剂 日一剂
复诊:2023.4.13复诊,患者前症减轻,低头恶心呕吐感减轻,双膝关节仍觉冷,觉全身关节血液较前流动,大便成形,小便频,睡眠可。舌质红,苔薄白,舌下V不瘀,脉沉弱。治疗:在前方基础上加用黄连5g 红芪10g 附子6g 川乌6g 细辛3g 干姜9g 党参20g 守宫5g 蜈蚣2条 水蛭5g 硫磺1g。继续服用7剂。
心得体会:患者初诊时,考虑太阳病表虚、肝血不足,故治疗以桂枝葛根汤+四物汤+五苓散为主,予桂枝葛根汤解肌发表止痛,治疗颈椎病肢体麻木,四物汤补肝血,五苓散祛湿利水,治疗肥胖症。治疗后,患者仍觉膝关节冷,大便不成形,故加用黄连燥湿止泻,患者肾阳虚,急用附子、细辛、硫磺补肾阳,加守宫、蜈蚣通络止痛。
指导老师评语:该患者病情复杂,主诉繁多,治疗时较难面面俱到,故治疗时先抓主证,根据主证治疗,在此基础上,根据治疗反应调整治疗方案。
医案四十四
就诊日期:2023.8.11
主诉:胸闷一月余,发现肝占位一周
现病史:患者一月余前出现胸闷,伴吃冷食物则不适,喜热饮,四肢无力,容易出冷汗,无胸痛,无腹胀腹痛,口干,无口苦,无咳嗽,食纳可,一周前到外院体检发现肝多发性占位。占位病变性质待定,肝多发囊肿,胆囊多发结石,左肾结石,现患者大便正常,夜尿2~3次,睡眠可,无明显体重减轻,无腹胀无腹痛
既往史:一年余前因左肺大泡破裂致气胸,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予以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一年余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淡红,苔黄厚腻,脉沉,指甲月牙两个
辅助检查:AFP:174
中医诊断:肝着,肝癌?自汗,胆胀
证候诊断:湿热内蕴,瘀毒互结,气虚
西医诊断:胸闷查因,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肝占位性病变,肝囊肿,胆石症
治 法:清热利湿,利胆,止汗,消癥散结
处 方:柴胡9g,黄芩9g,半夏9g,丹参10g,红豆杉3g,生姜3片,党参15g,大枣15g,乳香15g,皂角刺10g,炙甘草9g,桂枝6g,当归15g,没药15g,连翘30g,吴茱萸3g,白芍15g,干姜9g,瓜蒌皮30g,牡蛎30g,阿胶珠6g,郁金30g,栀子15g 14剂,日一剂
复诊:2023年8月31日复诊,患者自觉较之前改善,现有乏力,偶有胸闷,食量较前减少,白天多汗,以头部颈部和背部为主,稍微活动则浸湿衣物,口干,喜热饮,大便一天一次,条状,小便色清,夜尿1~2次,舌红苔黄厚燥,舌下静脉瘀,指甲色淡白,月牙两个,脉缓。治疗:前方基础上加藿香9g,石菖蒲15g,白豆蔻9g,守宫6g,蜈蚣两条,胆南星15g,做成两个月膏方。
三诊:2023年10月27日第3次就诊,患者服药后症状改善,胃口好转,口干无明显改善,白天出汗较多,仍觉乏力,胸闷好转,二便正常。查体是红苔微黄厚腻,脉弦。治疗:前方基础上加用干石斛3g,黄连6g,陈皮9g。7剂。患者仍口干,舌黄厚腻,考虑阴虚湿热,故加用石斛滋阴,陈皮、黄连清热燥湿。
心得体会:患者胸闷,考虑与其之前肺大疱有关,目前患者肝癌可能性大,辩证考虑湿热内蕴,瘀毒互结,气虚,故治疗以清热利湿解毒,利胆,止汗,消癥散结为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药理性用药如红豆杉抗癌。
指导老师评语: 对于肿瘤的治疗,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需结合辨病论治剂药理性用药,这样,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医案四十五
就诊日期: 2023.2.24
主诉:头痛1月余
现病史:患者1月余前开始出现反复发作性头痛,两侧隐痛为主,时有刺痛,伴口干,无口苦,无耳鸣,无头晕 ,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胸闷胸痛,无颈部不适。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质红,苔薄白,脉象细弦。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头痛
证候诊断:少阳头痛,阴虚
西医诊断:头痛查因
治 法:疏利少阳气机,滋阴
处 方:桑叶10g 菊花15g 决明子15g 柴胡10g 黄芩10g 半夏10g 党参15g 大枣15g 生姜3片 甘草6g 川芎6g 北沙参15g 七剂,日一剂
复诊:2023.3.2 服药后患者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服药后仅发作一次,轻微乏力,出汗。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处理:在前方基础上加用黄芪15 桂枝6.七剂,日一剂。考虑患者气虚,加用黄芪益气,桂枝调和营卫、止汗。
三诊:2020.3.9 患者已无头痛,景深可,食纳可,月经正常,又是容易累,睡眠可,无口干。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治疗:在前方基础上改黄芪为20g。
心得体会:本患者头痛以两侧为主,伴口干,考虑少阳头痛,伴肝阴虚,故治疗以小柴胡汤为主加用桑叶、菊花、决明子清利肝胆,沙参滋阴,川芎活血止痛。药味精简,疗效显著。
指导老师评语:该病例属少阳头痛,以小柴胡汤为主治疗,辨证准确,故疗效明显,但该病例症状描述不够全面,在今后的诊疗过程中,对患者症状描述应更全面,只有这样,辨证才能更准确。
医案四十六
就诊日期:2020.6.12
主诉: 失眠数年
现病史患:患者近几年来一直失眠,入睡困难,早醒,醒后不能再入睡,伴口苦,口干、心烦,全身多汗,动则出汗,睡醒后胸闷,食纳可,大便正常,月经近半年不规则,无头晕,无耳鸣,夜尿1次。
既往史:“甲亢”病史2年,服用“赛治”治疗,甲功仍未正常。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双手指甲月牙8个。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不寐 汗证
证候诊断:少阴不寐,少阳病、气虚
西医诊断:睡眠障碍
治 法:养阴除烦安神,疏利少阳、固表止汗
处 方:黄连6g 阿胶珠3g 黄芩10g 白芍10g 龙骨15g 牡蛎30g 柴胡10g 党参10g 半夏10g 大枣10g 生姜3片 麦冬15g 淡豆豉10g 炙甘草6g 瓜蒌子15g 酸枣仁30g 茯苓15g 五味子9g 浮小麦30g 7剂,日一剂
复诊:2023.6.19 服药后症状好转,每晚基本能入睡,每晚可睡6个小时左右,口干、口苦减轻,心烦减轻,睡觉时出汗减少,白天仍多汗,胸闷,食纳可,大便正常,精神可。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治疗:在前方基础上加用紫苏梗10g 糯稻根30g 宽胸,止汗。14剂,日一剂
三诊:继续好转,每晚可睡至凌晨五点,精神可,二便正常,仍有多汗,口干。查体:舌淡红,苔黄,脉细。治疗:收前方继续服用七剂。
心得体会:本方证的诊断要点有三:(l)因有阴虚,所以口干、脉细,(2)因为少阳、少阴合病,故心烦不能寐,口苦,(3)因为气虚,故出汗多。故治疗抓住以上三个要点,予黄连阿胶汤+小柴胡汤+牡蛎散为主治疗,可取良好,疗效。
指导老师评语:该患者辨证准确,小柴胡汤治疗少阳病,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治疗少阴不寐,牡蛎散加减止汗,牡蛎可治全身之汗,故疗效显著。
医案四十七
就诊日期:2023.6.5
主诉:胸口痛3天
现病史:患者3天前开始出现胸口痛,予止痛处理后疼痛消失,但之后又出现胸口刺痛,伴腹泻,数次/天,小便黄,口干,怕冷,食纳可,睡眠差,入睡难,易醒,多梦,睡觉时流口水,腹胀,矢气多,一侧头痛,月经周期正常,月经期3天,月经量少,无血块。
既往史:有甲状腺结节病史,胃息肉切除病史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红,苔黄,脉弦数。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胸痹、少阳病、不寐、头痛
证候诊断:瘀血阻络 枢机不利 热扰心神 肝血不足
西医诊断:胸痛查因、睡眠障碍、头痛
治 法:疏利气机、活血止痛、养血清心安神
处 方:柴胡9g 黄芩9g 法半夏9g 生姜6g 甘草9g 赤芍30g 大黄6g 黄连6g 当归15g 乳香15g 没药15g 丹参10g 共7剂,日一剂。
复诊:2023.6.12复诊,服上药后,患者胸痛消失且未再复发,睡眠明显改善,仍小便黄,口少苦,大便不成形,颈部不适,胃寒。舌淡红,苔白厚,脉弦,月牙6个。治疗:守前方去大黄,加葛根15g 桂枝6g 干姜9g 共7剂,日一剂.
心得体会: 患者胸痛,考虑瘀血阻络,一侧头痛,考虑胆经不利,入睡难,多梦,小便黄,考虑心火盛,月经量少,考虑肝血不足,故治疗以小柴胡汤+活络效灵丹+黄连、大黄为主,共奏疏利气机、活血止痛、养血清心安神之效。复诊时,患者畏寒,颈部不适,考虑太阳病表虚,故予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患者大便不成形,故去大黄。
指导老师评语:该病例辨证准确,处方正确,小柴胡汤在临床上应用时,有很多变方,根据患者的症状可灵活应用。如有胁痛时可加牡蛎,腹痛时可加白芍,口干时,可加天花粉等。
医案四十八
就诊日期: 2020.6.12
主诉:周身困重数年
现病史:患者近几年来出现周身困重,大便黏滞,1次/天,精神尚可,食纳可,睡眠可,口干,轻微口苦,无多汗,无头晕,月经正常,小便黄,熬夜。
既往史:无
过敏史:未发现患
体格检查:舌红,有齿痕,苔白腻,脉沉,双手指甲无月牙。67kg/155cm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湿阻病 少阳病
证候诊断:痰湿热内蕴 少阳证 肝血不足
西医诊断:肥胖症
治 法:清热利湿,疏利气机,补肝血
处 方: 柴胡9g 黄芩9g 法半夏9g 生姜6g 党参15g 大枣15g 炙甘草6g 化湿20g 阿胶珠3g 泽泻15g 茯苓15g 猪苓15g 茵陈30g 当归10g 白芍15g 熟地黄15g 麦冬10g 。7剂,日一剂
复诊:2023.6.21 复诊时,患者周身困重感明显减轻,精神好转,大便成形,黏滞感明显减轻,口干减轻,无口苦,食纳可,睡眠可。治疗:守前方继续服用7剂巩固疗效。
心得体会:患者周身困重,口干,大便黏滞,未明显湿热内蕴之象,患者长期熬夜,双手指甲无月牙,考虑肝血不足,口苦,考虑少阳枢机不利,故治疗予以小柴胡汤+猪苓汤+四物汤加减,效果颇佳。
指导老师评语:患者辨证准确,治疗方案正确,采用小柴胡汤+猪苓汤+四物汤加减,理法方药合理,在这里,我要说一下猪苓汤的应用。该方出自伤寒论,为祛湿方药,主治水热互结证,具有利水而不伤阴之效,且能清热养阴,故对于湿热互结,有良好疗效。除此之外,该方还能治疗水热互结之心烦不寐,总之,同时,对于痰湿内蕴之肥胖症,也可用该方治疗。
医案四十九
就诊日期: 2023.5.15
主诉:咳嗽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近半年来反复咳嗽,无痰,无咽痛,轻微咽痒,白天咳多,无多汗,无胸闷胸痛,无明显气喘,无气短,无口干口苦,大便正常,睡眠可,食纳可,月经量少,月经淋漓不断。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月牙2个。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咳嗽病
证候诊断:风寒犯肺 肝血不足
西医诊断:咳嗽
治 法:温肺散寒,敛肺止咳,补肝血
处 方:诃子9g 细辛3g 荆芥9g 党参15g 桔梗15g 炙甘草9g 茯苓15g 五味子9g 当归10g 熟地黄30g 白芍15g 川芎5g 虫草粉3g 七剂,颗粒剂,水冲服,每日两次
复诊:七日后患者复诊,咳嗽明显减轻,偶有咳嗽,无咽痒,无牙痛,无口干口苦,无胸痛,无鼻塞。查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处方:在原方基础上加紫菀15g ,加强止咳。
心得体会:患者反复咳嗽半年,咽痒,舌淡红,苔薄白,故考虑咳嗽为肺寒咳嗽,久咳必虚,故治疗时以温肺散寒,敛肺止咳为主,方用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止流饮为主,虫草份补肺止咳,对久咳肺虚疗效显著。
指导老师评语:对于久咳患者,我认为苓甘五味姜辛汤+温肺止流饮效果显著,但临床治疗咳嗽时,一定要辨证清楚寒和热,这至关重要。患者月经量少,月牙2个,考虑肝血不足,故治疗时予四物汤补肝血,补肝血不仅可治疗肝血不足,对于久咳肺虚患者亦有疗效,久咳伤肺,主要伤肺阴及肺气,血属阴,且致咳嗽之脏腑非独肺也。肝主全身血脉,补肝血时肺阴得充,故亦可止咳。
医案五十
就诊日期: 2020.7.7
主诉:多汗4年余
现病史:患者4年前开始出现多汗,白天活动或静止时均易出冷汗,夜间盗汗,醒后汗出湿身,伴口干,恶风,怕吹空调,无疲劳。无头晕,无口苦,无畏寒,夜尿1次,大便1次/天,成形,活动量大时胸闷。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未发现
体格检查: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弦。70Kg/164cm
辅助检查:无
中医诊断:汗证(自汗、盗汗)
证候诊断:气阴两虚 痰湿内蕴
西医诊断:多汗证 肥胖症
治 法:益气养阴止汗,化湿
处 方:桂枝5g 白芍15g 生姜3片 大枣15g 甘草9g 黄芩9g 黄连6g 黄柏9g 当归10g 熟地黄20g 黄柏9g 当归10g 熟地黄20g 麦冬15g 牡蛎30g 黄芪15g 浮小麦30g 糯稻根30g 茯苓15g 泽泻15g 猪苓15g 白术15g 玉竹10g 石斛10g
七剂 颗粒剂 每日一剂
复诊:复诊时,患者出汗明显减少,夜间已无明显盗汗,白天出汗亦减少。口干减轻,轻微恶风。查体:舌淡红,苔微黄,脉沉细。
处方:在前方基础上改黄芪30g加强固表止汗。
心得体会:该患者体型肥胖,肥人多湿,痰湿内生;恶风,自汗、盗汗,属气阴两虚。故治疗以桂枝汤+当归六黄汤+五苓散为主,调和营卫,化湿和营,益气养阴,固表止汗。
指导老师评语:我们在治疗患者时,要全面评估患者情况,该患者明显形体肥胖,故在治疗其主证的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痰湿体质,故用五苓散化湿。五苓散在临床上治疗肥胖症效果显著。
备注:以上医案仅供同行参考学习, 患者如未获得专业医师指导,请勿私下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