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共同战“疫”|中国专家组的影像日志——“林中国”“郭中国”进病区
为帮助塞尔维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
中国政府向塞尔维亚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
这是专家组3月25日的影像日志
25日,专家组来到贝尔格莱德的Dragisa Misovic定点收治医院,
这里收治了新冠肺炎的重症病人。
为了实地考察医院布局是否合理,
专家组决定进入重症病房。
↑ 进入重症病房前,专家组成员侯彩兰(左)协助林炳亮穿戴防护服。
因为重症病人传染性很强,
而且完全没有防护,
进入重症病房很危险,
所以之前要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
↑ 林炳亮戴上护目镜。
↑ 专家组组长彭志强(右)还要帮助调整好。
↑ 穿上防护服后无法辨认身份,大家会在防护服上写上名字以方便区分。专家组成员熊艳在帮林炳亮写名字的时候写上了“林中国”。
↑ 除了名字“林中国”,“11:30-15:30”的字样代表防护服的有效时间。
↑ 专家组成员郭禹标(中)准备穿戴防护服。
↑ 当地医护人员拍摄记录下郭禹标穿戴防护服的过程。
↑ 熊艳(左)协助郭禹标穿戴防护服。
↑ 郭禹标对着镜头做出OK手势。
↑ 熊艳为郭禹标的防护服写名字。
↑ 郭禹标的防护服上写着“郭中国”。
↑ 穿戴好防护服的林炳亮(右)和郭禹标准备进入重症病房。
接下来,
“林中国”和“郭中国”进入重症病房。
(因为真的很危险,此处无图。)
专家组每天的行程安排都很紧张,
接下来跟着新华社记者的脚步,
走进专家组的驻地,
回顾3月24日专家们回到驻地后还继续做着哪些工作。
↑ 专家组成员开讨论会。
专家组组长、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彭志强的房间
有一个小型会客厅。
每天晚上9时左右,
专家组成员会到此集合开会,
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讨论下一步该怎么做,
能够给塞尔维亚提什么建议。
讨论通常会持续到10点多。
紧接着,专家组成员还需要写报告,
向国内汇报交流情况,
几乎要到深夜才能休息。
↑ 龙其穗在房间里写报告,桌上摆着女儿的卡通发卡和儿子最喜欢的玩具汽车。他告诉记者,这是为了缓解对家人的思念。他来自广东省疾控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所。
↑ 龙其穗的床头贴着儿女的合影照片。
↑ 侯彩兰在门上贴了“铁杆朋友,风雨同行”贴纸。她来自广东省人民医院省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
↑ 侯彩兰还要为宿舍消毒。
↑ 虽然回到了驻地,但专家组成员林炳亮总是习惯把帽子、臂章、胸章摆放得整整齐齐。林炳亮来自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感染科。
↑ 郭禹标的行李箱上贴着写有“铁杆朋友,风雨同行”字样的贴纸和中山一院应急医疗队的标志。郭禹标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郭禹标说:
“我们国家是基于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基于两国‘铁杆兄弟’般的友谊来支援。
我想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
体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