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战疫荣耀,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3-26

看到他的名字点亮夜空,心中许多感慨。他践行了当初许下的‘医学生誓言’,我为他自豪,也盼他顺利完成任务,早日回家团圆!”

3月25日晚上,看到仍然在武汉战“疫”的丈夫、中山一院儿科医生刘王凯的名字闪耀在广州塔上,中山一院眼科医生苏毅华感慨地说。



“宝宝,快让妈妈看看,妈妈的名字在广州塔上,有几层楼那么高,又大又亮!”南医三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员、呼吸内科护士汤彩云的先生曾煜辉带着2岁的女儿也来到了广报中心顶楼,一家三口现场通过视频通话连线,十分温馨。

当晚,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以及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四家医院的一线医生护士和医疗队员家属,应邀登上广报中心,为依旧在前线奋战的亲人和同事打气加油。

3月20日起,每当夜幕降临,广州塔、海心沙8块帆屏、猎德大桥、广报中心、花城广场、广州国际媒体港、北京路、流花展贸中心等地标大屏,都会依次闪出广东驰援湖北2484名医生护士的名字,向援鄂英雄致敬。这是由广州市委宣传部指导、广州日报发起的“你的名字,我们的荣光”致敬援鄂医护主题活动。

目前广州仍有多支国家医疗队留守武汉坚持战疫,驻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西院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等定点收治医院。中山一院医疗队临时党总支书记、广东护理学会理事长成守珍表示,国家医疗队负责收治武汉各医院转来的重症病号,“要啃最硬的骨头,打最硬的仗,必将坚守岗位,不辱使命!”



“他在前线战疫 我时时刻刻牵挂”

“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要感谢这两个月宅在家里的每一个人,感谢在湖北、武汉抗击疫情的每一个人!也要感谢我丈夫挡在疫线之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医生王琴的丈夫邹子俊,是广东首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除夕当晚匆匆离家。那时,王琴生完二胎,刚刚出月子。

“他离开家时,刚好是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的时间。大街上空荡荡,大女儿在旁边哭着叫‘爸爸’,他毅然踏进出租车,前往充满风险的战场。那个场景可以说是悲壮,让我终生难忘!”王琴说,疫情来临时挺身向前是医生的使命,换成她,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春节前后,防护物资一度短缺,她既要操持家务,照顾两个孩子和家里的老人,也时时刻刻牵挂着邹子俊的安危.。“他有慢性咽炎,经常难以自控地咳嗽。我既怕他咳嗽吓着同事和病人,又怕他万一感染了,会因自己有咳嗽的‘老毛病’而忽视、拖延治疗。”王琴说,如今可以笑中带泪地说起这段时光,她特别感谢社会各界的帮助,“真心感谢省市政府、医院、中大在这2个月里,帮助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我们这些在后方的家属没有后顾之忧。”目前邹子俊返回广州后还在休整期,不能和家人团聚,“我们盼着他回家的一天!”


防疫情反弹 全力守住广州大本营

“我为党和国家对医疗队队员的关爱而感动,也感动于广州日报发起的这个活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了解医务人员。这是一份无上的荣耀,更是莫大的鼓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生苏毅华说,丈夫刘王凯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在疫情初起之时便积极报名去前线,2月7日驰援武汉后,从照顾小患者转而治疗成年感染病患者,他重新学习,过上“住院医师”的生活,依然甘之如饴,这份医者初心让身为妻子和同行的自己也为之感动。

“我能为他做的是确保后方无忧。”苏毅华说,在照顾两个孩子、四位老人的同时,她也在坚守岗位。眼科因诊疗的特点,容易发生新冠肺炎感染。苏毅华和同事们每天出诊都要在口罩之上佩戴护目镜、面屏,做好全副武装。

苏毅华介绍,为守住广州大本营,中山一院成立了应对疫情的“特战队”,许多同事踊跃参加。近期随着输入性病例增多,为防范疫情反弹,医院又规范了境外来(返)粤人员的就诊流程,在门诊外和急诊入口均设立了预检分诊处,并给出了清晰的中英文就诊指引。

境外来(返)粤人员如有发热、呼吸道症状等,必须经发热门诊通道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若无发热、呼吸道症状的,将安排在急诊的独立诊室进行就诊。



一线医生护士:盼留守同事早日归来

“看到同事们的名字,为他们骄傲!也盼他们工作中‘零感染’,早日平安归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区负责人闵筱辉教授从自疫情发生以来,没有休息过一天,经常半夜还接到工作电话。作为感染科专家,他的战疫“启动”时间更早,从1月17日开始,负责培训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的工作人员,有些同事接受培训后去武汉支援战疫,至今还在前线留守,让他牵挂。

“这两个月来连轴转,的确有些累,但疫情来临时挺身而出,是医生的责任担当,也是我职业生涯的难忘经历,我一定会和同事们一起坚持到最后胜利!闵筱辉为“致敬英雄”系列活动点赞,“不是为了荣耀和回报,而是让整个社会更加感恩、更加温暖,让每个参与者更有动力和信心!”

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岭南医院隔离三区护长崔德珍、感染二区护师陈小凤也是坚守在广州疫线的“战士”。当天她俩下了班,匆匆赶到广报中心参加活动。

“在广州塔上看到身边英雄的名字,真是太激动、太亲切了!他们值得这样的礼遇!”崔德珍说,除夕夜驰援武汉的同事们已回到广州休整,还未“归队”,医院院长助理杨扬教授、护理部主任陈妙霞主任护师等133位同事还在武汉奋战。前线同事和崔德珍微信聊天时不多谈艰辛,只是互相加油鼓劲,并表示“只不过换了个地方治病救人。”

“没有人生来勇敢,正因为被需要,同事们才选择了逆风前行,坚定地履行职责。”陈小凤说,作为守护广州后方一线工作的一员,她责无旁贷,一定会继续努力,早日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


女护士家属:只恨自己不是医生护士,可以自己冲上去

3月25日晚上来到广报中心的南医三院驰援队员“后援团”,除了汤彩云的两岁女儿悦悦之外,就是清一色“女英雄背后的男人”——五位男家属,在他们的恋人、妻子、姐妹奋战一线的时候,他们在后方筑起了坚强的后盾。

南医三院于1月28日和2月21日分别派出两支医疗队共50人加入广东医疗队赴湖北武汉驰援。第一支队伍支援汉口医院57天,已于3月22日回到广东,正在集中休整中;目前第二支队伍依然坚守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和协和西院的重症病区。

“这种时候只恨自己不是医护人员,否则我们就自己去支援了!”谈起自己家里的“女英雄”,几位男家属都说。南医三院急诊科护士魏思的先生陈浩亮是湖北人,他说,这一次是妻子代替了自己去支援家乡,自己还欠着一句“谢谢”,在家只能是照顾好家庭,照顾好孩子。所以这次有机会来到广报中心,他马上报名前来,并掐准时间拍下了广州塔上闪过的魏思名字,第一时间传给妻子看,两个人都特别开心。魏思和陈浩亮的孩子只有三岁多,但是平时特别乖,想妈妈的时候,爸爸会告诉他,妈妈在做一件很伟大的事,妈妈是“英雄”,等打败病毒很快就回来了。“感谢广州,感谢广东对我家乡的帮助。看到广州塔上亮出亲人的名字,也特别感动。”陈浩亮说。

护士赵英坤是一名独自在广州奋斗的95后,这次她前往武汉支援,交往一年多的男朋友小彭也替她来到了广报中心,拍下女友“高光”的一刻。“我为她感到自豪!”小彭和赵英坤两个人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作为这座城市的年轻“奋斗者”,平时互相支持、性格十分投缘。他很支持自己女友做出的这个决定。“她打电话告诉我要去驰援武汉,我毫不犹豫地说,好,去吧。想要做的事就去做,不要等以后后悔。我觉得她是对的。”



“等你回来,为你煲好靓汤补身子”

呼吸内科护士汤彩云的先生曾煜辉则特地带上了女儿一起来看广州塔上妈妈的名字。小悦悦已经两个月没有妈妈在身边了,“几乎快要不认识妈妈了。”甚至视频通话的时候都有点闹小脾气。但当夜风中看到闪亮的广州塔的时候,孩子还是十分兴奋。曾煜辉也第一时间举起手机给那一头的汤彩云“现场直播”。一家人都很想念汤彩云,本来这次曾煜辉还想带上家里老人一起来享受这份“礼遇”,最终考虑到仍在疫情防控阶段,只由父女俩前来。一到广报中心,曾煜辉马上迫不及待地接通了汤彩云的视频电话,从下车、上楼顶一路“直播”,直到广州塔上闪过汤彩云的名字。“宝宝,你告诉妈妈,她的名字出现了,好大,好亮!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老婆,你看到没?你的名字几层楼那么高啊!”……

“当初她说要去驰援湖北,我们全家人都支持她,现在平安归来,就盼早日结束休整,全家团聚了!”曾煜辉说。

护士陈银娟是南医三院第二批支援队员,目前仍在雷神山医院奋战。陈银娟离开广州的时候,只有十个月大的孩子甚至还没有断奶,她的爱人钟智文说,银娟是“先斩后奏”报上了名才告诉家人的,远在老家的岳父母则至今不知道她去武汉的事。

“我们也会担心,担心安全问题,但是我支持她去做这件她认为正确的事。”“钟智文说,看到前线医护人员感染、牺牲的新闻的时候,会特别担心,每天都要视频通话确认她平安无事,才能安心。如果遇到银娟夜班,半夜两点下班,也要等到她下班通完视频,才能安心睡觉。很高兴看到疫情向好,她们的拼命努力终于看到了成果。看到她们的名字闪亮在夜色中的广州,也觉得特贴振奋,“这是对她们的认可,充满正能量!”

“银娟,你很勇敢,我为你感到自豪。”钟智文通过广州日报的镜头向妻子喊话。他说,妻子出发的时候其实还在哺乳,突然断奶肯定很不舒服。在一线这么忙这么累,等回来以后,要亲自为她煲多几次靓汤,好好补补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