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日记里58个日与夜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0-03-25

驰援湖北所有的爱与痛 泪与笑都写在他们日记里



3月22日,包括除夕夜出发的“广东一队”在内,广东省支援湖北医疗队的300多名队员完成任务,回到了广州。目前,仍有1000多名广东医护人员继续奋战在武汉。58个日日夜夜的抗疫之战,对于他们来说必将是人生中不可磨灭的一段岁月记忆。从奋不顾身请战奔赴一线,到最初抵达时的震惊、心痛,到与战友携手奋斗、互相打气,细致耐心地救治、护理患者,得到他们温暖的回应,结下战斗中的深情厚谊;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清空病区时的喜悦、感动;离别时的不舍、必胜的信心、对春暖花开的希冀……所有的爱与痛,泪与笑,点点滴滴铭刻在他们每日发回日记的细语中。



♡♡♡  ♡♡♡  ♡♡♡

关键词:义无反顾


1月28日 

广东省中医院护士王军飞


武汉 我们来了


临危受命,只用半天时间,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湖北26人医疗队组建完毕。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我们绝不畏惧,因为我们是白衣战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是中国人,这是我们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使命,这时候,我们不挡在前面,还能让谁挡在前面呢!

疫情就是命令,朝着最需要我们的方向,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的我们,毅然转身拖着行李把坚强的背影留给了最关心支持我们的人。

在前往武汉的列车上,乘警给我们敬礼,乘客为“逆行者”竖大拇指,乘务人员希望能再次尽快送我们回家,我们只有一个想法:必须打赢这一仗!

进入武汉后,我们最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感谢!我们非常理解这种心情,但要说的是:我们是一家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早日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月7日

广医二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王玉丽


艰难时刻 我责无旁贷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作为一名工作十年的护理人员,有专业的重症护理知识和技能,在这个如此艰难的时刻,我责无旁贷!

2月7日,往日机场的熙熙攘攘已经不再,只有一众同时出发援鄂的医疗队伍和送行的领导、亲人们,他们反复叮嘱: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平安归来!

所有的祝福和鲜花代表的不仅是希望,更是战胜病毒的决心!我们互相鼓励着,为自己加油打气。我明白,此次出征,归期未知,我们不仅是代表单位,更是代表了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群体,肩负重任,职责所在。都说逆行的人们最美,而在转身离别之际,却湿了眼眶……

武汉被按下了暂停键,但是我们没有放弃这个城市,隔绝病毒,没有隔离爱。我们都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这座英雄城市做着一丝贡献,等它苏醒的那一天。


关键词: 震撼心痛



2月4日 立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老年病科护师邹艳平


想给你拥抱 可是我不能


清晨四点半,下班。走在武汉清冷的街头,没有下班应有的轻松愉悦,大家心情沉重:刚才的一起紧急处置中,积极的抢救也没有抵住死神的魔爪。

按理说,我们早已是久经沙场、百毒不侵的“钢铁战士”了。可是,内心的悲悯仍然随时都会被生命的逝去戳中……

疫情暴发以来,形势严峻,面对死亡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可是,当抢救结束,我见到去世患者的女儿,带着丧父的伤痛,还得硬撑着走到对面病房去安抚母亲,内心一阵痛。

如果可以,我多想给她一个拥抱,告诉她可以尽情哭出来。可是,特殊时期,层层防护,我不可以。我只能用戴着手套的手,轻握一下她递笔的手,轻轻说一句:“我们一起加油!”

今日立春。愿冬尽春可期,人间平安!



2月11日

南方医科大学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曾振华


把好的留住 把坏的过滤


如果不看手机里的日期,很容易忘记时间,往往陷入白天想睡、夜里不能入眠、醒了再难合眼的境地,总感觉下一班就该自己上场了。今天的心情有些沉重。

“胜利归来!”除夕夜同事和亲友们的祝福呐喊响彻上空,那晚的出征不是旅游,不是学术会议,不是临床会诊,是真正的“出生入死”。我没有因自己的决定而畏惧,却被“胜利归来”“一定回来”的打气口号吓到了,因为我突然不确定自己能否活着“胜利归来”。

现实是,我们值班的第一天就被残酷的病房实况震撼得本能地退缩了。吓到我们的是病危患者的数量和病情。当时内心无比脆弱,双脚似乎被防护服沉沉地往下拽,早已寸步难移。我能想到的,只有再次确认防护服正确穿戴,以便安全工作,其次就是指望什么时候下班了。

后来,我慢慢逐步习惯了这里的每一间病房,这里的诊疗设施,这里的患者和家属。我们能做的,是把好的留住,把坏的过滤,鼓足勇气,迎接下一个班次。为坚强的自己,为病重的患者!我相信,希望离我们已经不远。


关键词:艰苦鏖战



1月27日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梁成护师


摘下口罩后 鼻梁脸颊留痕


我和血液内科梁玉婵护师清晨4点进入病房,上午8点结束轮值。一下班,队友们便迎上来,自备了含氯毛巾,对我们的鞋底进行基础消毒,还用酒精与免洗消毒液,给我们擦拭外衣和进行双手的消毒杀菌。一同下班的还有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护士,“都是自家人”。我们也为她进行了消毒。

在室外寒风下喷洗酒精与消毒液,大家瑟瑟发抖,但依然坚持擦拭干净身上每一个部位。摘下口罩后,我们的鼻梁、脸颊上都是被防护用具压红的痕迹,这是光荣的“战疫勋章”!



1月31日 汉口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ICU主治医师王凯


只要你好我们什么都愿意


王华主任带着我们深夜查房。其间,不停有护士拉着氧气罐穿梭于各个病房。自从我们利用氧气罐改善病人吸氧条件后,病人症状明显好转。平日里看起来柔柔弱弱的护士,徒手搬动几十公斤重的氧气罐,抄起扳手拧开接头更换新罐,轻车熟路的样子,真是让人敬佩又心疼。

奋战一夜,终于迎来天明。病人情况都稳定了,我们总算能和护士们坐下来聊几句。卢毅荣师兄教护士们看CT片子;吴锡平师兄倒在椅子上睡着了。多少人都是这样,不眠不休,奋战在一线。虽说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患者,但当我们上了“战场”,一心想着的都是如何去帮助病人。只要是为病人好,我们什么都愿意去做。



2月13日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吕瑞


9个小时不吃不喝


清晨5:31,电话铃响,临时通知我7点进舱。

今天的任务是发药、电脑信息管理、患者出入院等。我在入舱2个多小时后出现了严重不适:眩晕、呼吸费力、视线模糊、鼻梁受压处极度疼痛……同行的老师们连忙指导我坐下来休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把我的护目镜绑带松了松,我靠着椅子低头深呼吸。大概40分钟后,不适感减轻,身体已逐渐适应了缺氧状态。与队友们一起为患者领餐发餐后,我们被安排第一批出舱,按照严格的洗消喷流程将自己和住所处置完毕,坐下来喝水吃东西时,已经是下午3:05。

近九个小时没吃没喝,对身体挑战极大,长时间佩戴N95和护目镜,我的鼻子出现了约2cm×2cm的Ⅰ期压损。


关键词:坚定不移



3月1日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刘力


这些日子我总爱看窗外的春光


我们来到湖北荆州洪湖已经9天了,从开始的茫然到后来的从容,从俯卧位通气到CRRT治疗,我多么庆幸在ICU4年的锤炼,为此次参与新冠肺炎重症救治打下良好根基!

今天我管的1床患者意识慢慢恢复,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从危重症改为重症!但我明白,这并不代表能放松警惕——持续的CRRT治疗下,做到高精准的液体管理,不诱发心衰或休克,成了重中之重,不得有半点马虎。每1ml液体,都有可能是压垮病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些日子,我总爱抬着头看车窗外、屋子外的春光,仿佛感觉比往年更加富有生机。春已至,归期近矣!



2月18日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张达成


救了重症患者也救了我的信心


我接诊方先生时,他吸着氧都动若移山,气喘吁吁。我想调高他的氧浓度,条件不允许。为了寻求更多的氧,我到处“刷脸”,最后找来氧机与含储氧袋的吸氧面罩辅助病人治疗,看着心电监护上指脉氧饱和度升高至98%,我才有勇气跟他说话:“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不用多想,我一定把你救回来。”他看着我点点头。经过十几天的治疗,方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今天去查房时,发现他刮了胡子,换了一套干净衣服。方先生救治成功让我有了更大的勇气去面对重症患者,也让我有更大的信心去救治他们。


关键词: 守望相助



1月26日

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护士张晓玲


助人与受助无分彼此


广东医疗队正式接手汉口人民医院的两个病区。救援物资十分匮乏,早上九点,队友除保留上下班途中所需物品外,将所带物资尽数捐出给医疗队汇总使用,包括自己带来的个人防护药品。队长周宇麒教授捐出了全队唯一一个电子体温计。

中午吃午餐时遇到酒店阿姨,我向打扫阿姨询问这饭有无方法加热,阿姨哭了:“听你这么说,心里好难受啊。感谢你们从广东来帮助我们,你和我的孩子一样大,你的父母多心疼啊!”

我很过意不去,因为刚刚抵达武汉七个小时,我说我们还没有开始做什么呢。来武汉也是我们该做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饭是什么味道已然不重要。想到武汉的百姓和那些奋战在一线的武汉医务人员,她们的内心该有多么渴望支援,心头一酸,如鲠在喉。


关键词: 看到曙光



3月7日

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护士钟少敏


最后一岗 后会无期


随着最后一位出院病人走出武汉客厅方舱医院,这家武汉首批最大的方舱医院实现患者“清零”,暂时休舱。

小伙伴们都很珍惜在方舱医院的最后一天,我们带领患者跳兔子舞,让他们开开心心地离开这里。阿姨很舍不得我们,一定要跟我们合影留念。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医患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亲人般的感情。

患者全部出院了,只剩下空荡荡的大厅。我们也在方舱医院前合影,留下我们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印记。

当然,我们还将继续请求到其他需要我们的地方去,决战到最后,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3月11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护师王俏芝


苹果利是陪伴结束


45个昼夜鏖战,我们拨开了疫霾,即将迎来曙光,心中有太多的不舍和牵挂,即将离开曾经流过汗水和泪水的战地,望曾经治疗和护理过的患者一切安好。

因要整理资料,我最后一个离开科室。临走时,我站在护士站里深情地望了一眼出入隔离病房的门、传递窗、治疗室、休息室、更衣室等,这个承载着责任与担当的呼吸四病区已经恢复安静,实在不舍地拿出了手机拍照留念。

记得出征那天,院领导为我们送行,给每位队员发了一个苹果,寓意“平安”。到达武汉下榻酒店后,我就把苹果和利是封端端正正地摆在床头柜上直到现在,内心满是祈祷和期盼。

如今即将回归,我们的亲朋好友正等着我们团圆,而我们也愿守护过的武汉人民幸福安康!

除夕出发,相守57天,参与接诊200多例,随访500多例患者。这是我对武汉之行最清晰的数字。再见!武汉!我会怀念,我已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