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利民教授牵头制订国内首个脊柱内镜手术规范化命名的中国专家共识
由戎利民教授牵头制订的《脊柱内镜手术规范化命名的中国专家共识》(下称“共识”)在2024年5月正式发布。
共识制定的背景
脊柱内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式,近年来应用非常广泛,其优势在于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少,感染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等。近30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发展与手术技术的革新,脊柱内镜手术的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宽,疾病谱从单纯的椎间盘突出延伸至椎管狭窄、脊柱失稳,从退行性疾病发展至脊柱创伤、感染、畸形及肿瘤等;手术部位也从腰椎延伸至颈椎及胸椎;从单纯的髓核切除到各种类型的神经减压甚至融合手术。尽管脊柱内镜的应用与研究在蓬勃发展,但目前关于脊柱内镜各种手术方式的命名仍然缺乏统一性与规范性,不利于学术交流与文献检索学习。
因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脊柱内镜学部、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微创学组在组长戎利民教授的带领下,联合国内30余位知名脊柱微创专家,经讨论总结后形成《脊柱内镜手术规范化命名的中国专家共识》,目的是为了使该项技术的命名更规范化,有利于互相交流及更好的理解内镜技术。本共识发表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4年第4期,执笔者为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脊柱外科陈子豪副主任医师。
参与编写本共识的专家组成员名单
共识的内容
本共识首次提出了脊柱内镜相关手术的规范化中文命名原则,对于已有的手术或者未来出现的新手术,建议按照内镜系统、手术入路、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四部分的顺序组合命名。
脊柱内镜手术中文命名原则
本共识还对内镜系统、手术入路、手术方式、手术命名的简称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化的建议。常见的脊柱内镜手术命名详见下图,使用时可将具体使用的内镜系统替代“脊柱内镜”。对于下图未能罗列的脊柱内镜手术,实际应用时可根据上述命名原则组合命名。
常见的脊柱内镜手术命名
创建统一的脊柱内镜相关手术命名原则并范化应用,可以更好地对该项技术进行学术研究与会议交流,便于文献检索学习,对脊柱内镜技术未来发展也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