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师丨邱伟:以身作则,良师益友

发布人:党委宣传科 发布日期:2024-09-18
       金秋时节,感念师恩。9月,我们如期推出“我的老师”专栏,从学生视角讲述老师从医从教点滴故事,集中展现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优秀教师信念坚定、锐意进取、崇德修身、博学精专的新时代风貌,引导全院教师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懈奋斗。

 

image-20240918081538-1

邱伟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副院长、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罕见病中心主任、脑病中心办公室主任。

       研究方向为神经免疫病的发病机制(遗传、免疫)、基础转化(生物标记物)、临床研究(流行病学、影像及药物临床试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近年,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JAMA Neurology (2023)、GLIA(2022)等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数十篇论文;并执笔《MS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MOGAD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和《神经免疫学新进展》等指南和专著。兼任中国卒中学会免疫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胶质细胞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广东省卫健委罕见病质控中心主任等多项学术任职。

 

心怀大爱的临床专家
 

       邱老师在我们心目中,是一名“心怀大爱”的临床专家。

       虽然身兼数职,每天各类工作纷繁复杂、接踵而至,但他始终把临床一线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并引导和要求我们积极投身于各项临床工作当中。由于大多数神经免疫性脱髓鞘疾病,具有“难诊断、易复发、高致残率”的特点,因此作为神经免疫疾病专家,邱老师坚持开设“专病门诊”,为广大求医患者明确“神经罕见病”的诊疗方案;同时保留“随访门诊”,定期监测“老病号们”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此外,为了加深患者及其家属对神经免疫脱髓鞘疾病的认识,缓解个体和家庭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邱老师利用新媒体途径,建立了“多发性硬化病友群”等交流群,并定期举办“科普知识宣传”和“病友分享会”等活动,让我们能够近距离地体会患者的真实处境和切身感受,了解疾病的发展和变化。

       不仅如此,邱老师多次亲赴新疆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工作,组织新疆医院的远程疑难病例讨论和线上授课活动,将疑难罕见病诊治的丰富经验和先进诊疗理念带到南疆,成立南疆首个“神经科专家工作室”,助力当地神经专业人才培育,参与一线医疗义诊活动,鼓励自己的3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参与援疆工作。同时,邱老师多次赴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察雅县等地,以座谈交流、调研指导、下乡义诊等多种形式,指导援藏医疗队员的工作内容,推进医疗援藏工作的深入开展。此外,他还多次带领我们参加广东、云南、海南、福建、内蒙等地的义诊和远程会诊工作,对口支援帮扶周边地区及西部地区神经病学科建设,为推动基层及边远地区的神经卫生事业贡献力量。借助这些临床帮扶实践活动,让我们树立了成为“有医德、有医术、有担当的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奋斗目标。
image-20240918081602-2

邱伟教授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义诊活动

 
艰苦卓绝的科研工作者

       “科研是推动高水平医院发展的重要基石”,邱老师总是在组会上对学生们反复强调,而他本人就是一名艰苦卓绝的科研工作者。

       从邱老师在中山大学攻读硕士开始到其前往西澳大学攻读医学博士学位,他一直致力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神经免疫性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如今作为一名神经科导师,他积极为我们搭建科研平台,寻找专职科研人员指导,让我们真正“有地方做实验”和“有老师教实验”,从而让我们每一位都能得到完整规范的科研培训。

       同时,邱老师总是告诫我们“科研不能有半点弄虚作假”。因此,他会在百忙之中定期举办科研工作汇报活动,认真聆听我们的工作进度,监管科研数据的可靠性与完整性;并邀请数位国内外专家参加指导和点评,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地拓宽我们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技能,我们也都能在学业结束时收获满满,包括:近年以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JAMA Neurology (2023)、GLIA(2022)等国际高水平杂志上发表数十篇论文。20余人次获得过省级以上奖励(包括博士国家奖学金、省级优秀研究生等),3人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海外留学等。
image-20240918081618-3

邱伟教授团队

 

       他总是告诉我们“首先要想得到、然后去看得到,最后才能做得到”。因此,他不仅积极创办各种学术会议,让我们参与演讲、组织和接待工作;他还鼎力支持我们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鼓励我们与全世界学者共同交流和学习。

       邱老师常教导我们:“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我读博的时候,也曾在国外实验室一天连续工作十几小时。”他用亲身经历让我们明白“仰望星空的同时,必须脚踏实地”。
image-20240918081640-4

上图:邱伟教授博士研究生沈施施在澳大利亚珀斯召开的PACTRIMS会议上进行口头发言;下图:邱伟教授博士研究生徐莉荣获“2024年中山大学优秀毕业生”和“2024年中山大学优秀毕业论文”

 
既是诲人不倦的导师,又是尊师重道的学生

       作为导师,邱老师对我们的学业一丝不苟,临床科研两手抓;然而,邱老师在生活中却是和蔼可亲,尽力帮助每一位有困难的学生。得知学生由于实验安排,需要深夜才能返回宿舍,他表示极为关心,叮嘱学生要“结伴而行,打车回家,我来报销”。

       作为学生,邱老师师承国内著名的神经免疫性疾病专家胡学强教授。数十年来,邱老师一直感恩胡教授的栽培,每年教师节都会为导师献上一束鲜花,表达感谢之情。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邱老师始终记得求学道路上的每一位恩师的指导,因此他也不遗余力地培养一批又一批自己的学生;这可能就是属于拉斯维加斯lswjs0567官方网站“神经免疫”专科的传承。
image-20240918081655-5

邱伟教授向导师胡学强教授教师节献花

 

        谨以此文在教师节到来之际,向导师邱伟教授表达崇高的敬意及诚挚的感恩,谢谢您,我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