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老师】我的导师潘云峰、彭立胜教授

发布人:高级管理员 发布日期:2019-09-10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我们学习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在三院的研究生求学期间,我有幸遇到了两位非常优秀负责的导师,他们是我研究生阶段重要的领路人和指导者。他们悉心指导,用专业知识为学生指点迷津;他们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他们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

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是风湿免疫科的潘云峰教授。犹记得,在研究生面试结果确定后,潘老师亲自打电话告诉了我录取结果。得知自己顺利成为一名小硕,我激动万分;想想自己已经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我更是对未来的求学之路充满了期待。兴奋归兴奋,其实在入学之前,我对潘老师的了解并不多。

初次相见时,头顶银发的潘老师并未多言语,他的声线低沉,语气平稳,透着一种严肃感。通过后来的相处,我发现潘老师是位稳重可靠又平易近人的好老师。潘老师的临床工作繁忙,不仅要负责岭南医院风湿科病区的管理工作,每周还安排多次门诊及院外会诊,但他仍然非常重视我们学生的培养工作。在临床能力的培养方面,他安排我们定期跟他出门诊,熟悉常见风湿免疫疾病的诊治及门诊日常事务;他还会尽可能安排我们去岭南医院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完成病房轮科任务。临床医学知识点繁多,医学生通常需要通过死记硬背先将知识点输入脑海,而潘老师可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将众多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我们将厚厚的教材提炼为薄薄的临床应用指导,帮助我们提高临床能力。

在科研能力的培养方面,潘老师在给我们定下课题的大方向之后,要求我们多看文献,多与他讨论,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并设计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他还鼓励我们参与科研标书的撰写,熟悉基金的申请程序,为今后的基金申请打下基础;他要求我们定期汇报实验结果,一起讨论结果的意义并克服实验中出现的困难。

潘老师不仅专业水平扎实可靠,待人也充满亲和力。他没有盛气凌人的架势,没有动辄训斥的说教,受人尊敬。对待病人,他是耐心细心多关心,拥有一大批患友粉丝。在门诊跟诊期间,我发现潘老师经常为患者加号加班却毫无怨言。虽然每次门诊的患者人数都很多,但老师总会坚持仔细地看完所有患者才下班,并不会因为下班时间的临近而匆忙应付。跟着潘老师看门诊,不仅可以学习临床知识,心里还总有一种踏实感。每每听他讲起那些病情危重的患者通过用心的诊治转危为安并过上正常生活的故事,我的心中总充满着对他的专业能力的敬佩以及对现代医学创造的医学奇迹的惊叹。潘老师为我们树立起了一个值得学习的好医生的榜样。

硕士毕业后,我选择了读博。这是我人生规划的一个转折点:离开临床一线,选择做基础研究。就读分子医学专业,使临床医学专业出身的我有机会真正了解“科研”。虽然有过硕士阶段的实验经历,但严格说来,我还是科研的门外汉。这一阶段,我遇到了我的博士研究生导师彭立胜教授。

实际上我认识彭老师是在硕士阶段,那时的他刚从哈佛回国不久,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自己动手做科研。虽然他是一名老师,但看起来就像个雀跃的学生。他的脸上总是挂着笑,会热情地跟人打招呼,会在碰面时跳到一边为别人让路。他的表现颠覆了我对“导师”一职的刻板印象,但那时对他的了解也止步于此。

出人意料的是,后来我成了彭老师的学生,于是我也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他。这是一位对科研充满热情及执着的老师。谈起课题,他会透出百分百的专注,这不是迫于工作压力的认真,而是发自内心的兴趣和喜爱。他有着较强的逻辑能力,不论是分析科学问题,还是讲解ppt制作思路,他都能清晰有条理地阐述问题及猜想。他每天最早到达实验室,时常加班,天天都是工作日。他对科研成绩的追求有自己的底线,实事求是,不为名利弄虚作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彭老师要求我们多读文献,全身心地投入实验。他会为我们详细讲解实验设计及实验操作,将我这种科研小白领进科研大门;他会密切追踪我们的实验结果,以及时跟进后续的实验安排;他也会检查我们在学习及思考问题方面的自觉性,必要时施以象征性的惩罚。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在彭老师的影响下,实验室里充满着积极、向上的科研氛围。我们经常舍弃通俗认知中的休息时间,投入到停不下来的实验中,虽然时有疲惫的感觉,却也有让人踏实的充实感,拿到有意义的数据时更是让人兴奋。彭老师曾提醒我们,做科研是一条孤独的路,要耐得住寂寞。但他又似乎怕我们太寂寞,时不时地赞助大家出去改善生活、玩乐一番。都说科研是场“苦旅”,旅途中的我也能品出甜。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枝残,种花容易树人难。感谢我的老师们!结束了学校的学习生活,我也将步入工作岗位,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彭立胜教授


潘云峰教授